《公笃相法》下篇卷十三(7)
十八.中岳丰隆。兰台匀配。而为财帛官之专部。主大富。进田宅。或前人无产业。而亦恢宏自创也。此为古法定论。验者颇多。然有至中岳运。而反刑伤挫折。疾厄冷退。消耗殆尽。似为不合法。乃有发达于前十年之眉目运中。其两眉疎散短促。两目流露不清。何以不失败。而反发达。此为形格与事实相反。部位与运限易位之十八也。余考形质清秀锐露。或为飘摇乱世。或为木火之局。其气先到。故提前发达以应证之。不为无因也。
十九.鱼尾纹深陷平衡。或下反。印堂纹冲。两颧尖露。本主刑妻。此为古法之定论。验者颇多。然有妻宫强淑而偕老。而反子女不立。或无生育。似为不合法。又有人中平满。泪堂深陷。三阳低凹。本主克子。此为古法之定论。验者颇多。然有子星三四。贵强而有力。而反克妻二三。似为不合法。此为部位与事实相反之十九也。余考声音为格局所克。而为废气所致。或为声音间断杂乱。而有缺点所伤。刑此而减彼。克彼而减此。多出混合相争之局。或为偏重奇古之局。或为极清极浊之局。盖有贵名过于形格。而减少子女。当业过于部位。而减少寿征。不为无因也。
二十.女格发粗浓而多。主刑夫。发粗浓不刑夫何也。南岳必宽平。南岳凸突圆拱不刑夫何也。其印堂必宽隆。印堂窄陷纹冲不刑夫何也。其鱼尾必丰满。鱼尾陷痕不刑夫何也。其中岳必高隆有染。中岳小弱露孔不刑夫何也。其两颧必平厚。两颧尖露不刑夫何也。此为形格与事实相反之二十也。余考有上列各形。皆不克夫。其神必收而和静。其音必柔而清秀。此为外弱内吉。两相抵折。不为无因也。
公笃曰。前例二十条。为相法不合而相反之大纲。其它类推者尚多。不及一一备载。盖因事实与形格完全相反。部位与运限完全相反。气色与时令完全相反。以及两相易位。提前提后而应者。故有此条之说。然其相反相易。提前提后。亦有气侯。内外。治乱。轻重之分。而为法也。不能不留心考查。探求其所以然。推之以原理。绳之以用法。以乘其定位。自有一定标准。以判其富贵贫贱。刑伤疾厄。吉凶祸福也。例如有应正厄年者。有应傍厄年者。有应正厄年者。有应一度正厄。一度傍厄者。盖因各人之形质配合不同。各人之禀受气候不同。各人之天姿贤愚不同。各人之性情刚柔不同。各人之厚薄行运不同。各人之精神部位不同。是其立法之诀窍也。又以细心考查其经过之事实。明白其应受之原理。此为一大关键也。
补遗第五
公笃曰。火烧中堂。为各种形质之所忌。其准头属土。故名土星。内应脾络也。两侧窍属金气。医名迎香穴。内应肺络也。两直窍入脑海。下督脉。过大椎。通命门。内应肾络也。盖因肾中有火。医家名之曰君相火。道家名之曰真火。相学名之曰元神火。亦名本命火是也。故火烧中堂。即肾火上浮。水火不交又不济。而越正轨之义也。以脾土而论。是为火炎土燥。而不生化也。以肺金而论。是为火烁金伤。而见消毁也。以肾水而论。是为火水末济。而相侵犯也。故均不吉。而有缺点。然有轻重之别。故有应惊险者。有应冷退者。有应刑伤者。有应牢狱者。有应疾厄者。有应死亡者。亦有暂时发达。而终破败者。亦有猝然发达。而即危身者。其部位本一。而应证之事实则各异。兹特将各类分别录后。
一.火烧中堂。有燥浮色。即红而浮光也。其事实则主环境困难。事实驳杂。劳而不功。反生疑族之仇怨。害而不利。反生纠纒之争端。内而家政之隐患漏巵尤多。外而六亲之牵制遗累尤重。其损失尚属轻微。是为冷退消耗之例。如反有利益。则有蹈陷阱。受箝制之失败于后也。
二.火烧中堂。有红润色。即红色之深也。其事实则主逼迫惊灾。官讼暗害。以恩结怨。失足而成千古之恨。弄巧反拙。举手而掉万层之波。外有相欺相许之蚕食鲸吞。内有如疽如痈之虎去狼来。怀疑而生恐惧。烦恼而生气郁。其损失较大。是为破败飘零之例。如反有利益。则有刑伤人丁。而鳏寡孤独之应证于后也。
三.火烧中堂。有赤暗色。即红中代黑之猪肝色也。其事实则主嫌嫉地位。而有官讼刑伤。危险环境。而有暗害牢狱。轻则有痔漏之痼疾不痊。重则有倾覆之破败无余。其损失最大。是为危险而伤残。损失而疾厄。人口流离之例。如反有利益。则有危机四伏。亡身破产之应证于后也。
四.火烧中堂。有燥浮色。而加血缕者。其事实则主官讼是非。暗害株累。争端而受屈。势力之压迫也。神经而昏愦。郁结而怔忡也。六亲遗累。常填无底之壑。内顾隐忧。每有附骨之疽。如反有利益。则为后患之纠缠。失败之牵制。劳苦烦扰。终身不休。以应证于后也。
五.火烧中堂。有红润色。而加血缕者。其事实则为夙恕之暗害。惊阻之危险。以及本身痔漏之痼疾。倾覆之损失。而为种种障碍。人口日见衰弱。财星日见窘迫。如反有利益。则有子孙不肖而恃逆。天灾不测而危害。以应证于后也。
六.火烧中堂。有赤暗色而加血缕者。主飞灾之株累盗贼之诬攀。意外之横祸。人命之牵连。水火之为殃。富丰者一时即为贫乏。兵匪之为害。贵名者一时即为伤残。丢官失权。损财破产。如反有利益。则有人口流离。危险死亡。而累及子女妻妾。以应证于后也。
公笃曰。火烧中堂一格。固属损失冷退。刑伤惊险。人所共如也。然亦有暂时侥幸。而有发达。进田宅。成贵名。此为引诱入危机。则有死亡于本身。俗谓发棺材运是也。否则祸遗妻妾子女。人亡家破也。总之以火形人不忌。而反旺名利。不过多劳碌奔驰。忧心顾忌。艰难险阻而成功也。木形人次之。虽有飘摇劳碌。疾厄刑克。是为小冷退。尚不为大害也。惟金形人最忌。身败名毁。人亡家破也。土形人次之。主刑人丁。多痼疾。破财消耗。忧愁度日也。水形人又次之。主株累损失。牵制郁结。烦扰不休也。此为大纲之轻重诀。加减之乘除法。不可呆滞而论之。兼体又从折衷之法可也。
补遗第六
公笃曰。凡厄年之法。有先后之应验。前已分秩序。而言其定法矣。余于经验考证。尚有天道厚薄之分。时势盛衰之别。故有专应正厄年者。即男子九年一厄。女子八年一厄之类是也。又有专应傍厄年者。如男子九年一厄。而其形格属何局以加之。如水一火二金三木四士五之类。女子八年加推亦然也。又有于正厄傍厄均无妨害。其官禄财帛反吉。人丁喜庆常见。疾厄惊险。连累损失。完全化除。似不应验厄年之法矣。故有专应应证厄年。即提前三年二年。延后三年二年是也。又有应一度正厄。一度傍厄。又有第一次应正厄。第二次应傍厄。第三次应应证厄。参差如是。此中不无标准之指定。盖以何种形质之格局。而应何项厄年。何种天道之气候。而应何项厄年。何种治乱之时势。而应何项厄年。兹特分别详注。以便阅者。知其法而采取其用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