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易医玄经》(六)易医玄门
(六)易医玄门
小子问曰:“易医玄门为何之派?”
紫极不能答,而问于师。
师曰:“吾之门乃三派之合。盘古大帝已入辟支佛位,传天皇伏羲大帝针经,行于今,即吾之门八卦口针。凡口针者,皆吾之门也。九天玄女传地皇黄帝奇门,以定天下,后国师歧伯辅佐而作问答以成内经。开医理一门,大行针刺之道。人皇神农帝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作本草经。后汤伊尹作方经,传医圣仲景写伤寒,天下医方大行。天皇帝作易经,三门同归于易,即吾之易医玄门。自先师传吾至汝,已三代,八卦口针不传已久矣!天皇帝复作梦开此针,以大行天下,故当以此而行也。易医玄门又称八卦门,门派之别于今世不存,本不欲与尔说,既问之,而言之,不足于他人道。”
紫极乐而好问,曰:“吾之易医玄门当以有何经典。”
师曰:“天皇帝传《太始天元》,地皇帝传《内经》,人皇帝传《本草经》。此为易医玄门之圣典。”
紫极问曰:“三坟之典,唯《太始天元》未曾一观,不知内为何物?”又问曰:“今人以《内经》《本草经》非一时之成书,亦非三皇之时书,此作何解?”
师曰:“《太始册》中主论天元,宇宙之成毁,世界之根元,应于人身,即天人之说也。此书古时有,而今已佚,有此者,皆伪也。太师曾言:“欲识太始全册,非在文字,而在自修。”即此也。天人之学也,非修不能窥。凡此三坟之典虽非一时之书,亦非三皇之时,实乃三皇之语。何缘此说?因果之故,非成就于一时,圣人欲救天下,借一时而传一理,于多代而书成矣!后尤未尽意,后世复作。“
紫极悟曰:“三皇者,非三皇也。凡于此中有所发明,是名三皇也。”
师曰:“可,天地,一体也,人亦其中也,去之我见,皆三皇之中,是名也。与佛理相应。诸相非相,是名为相。”
紫极欣然而受。
- 《易医玄经》(三二)不二法门
- 《易医玄经》(三一)般若心经
- 《易医玄经》(三十)子午流注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九)左右阴阳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八)时病论治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七)远公论黄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六)正反生克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五)六经辩疑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四)五行别派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三)三焦命门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二)阴阳水火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一)实证脉学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十)崇证论治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九)因果轮回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八)大千世界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七)皇极经世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六)断易偏论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五)人体河洛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四)难经别脉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三)脉决八法九宫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二)女子月汛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一)针法补泻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)药性八卦
- 《易医玄经》(九)论南北政
- 《易医玄经》(八)阴阳升降
- 《易医玄经》(七)论肝八卦
- 《易医玄经》(六)易医玄门
- 《易医玄经》(五)小子问禅
- 《易医玄经》(四)医道同于仙道
- 《易医玄经》(三)紫极受训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)八卦口针
- 《易医玄经》(一)异人授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