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易医玄经》(十六)断易偏论
(十六)断易偏论
小子问师:“古之蓍草,今代之以钱,有理乎?无理乎?”
紫极曰:“有理。钱数三,字贝二,相合有六。少阴少阳用数七八,三八二十有四,老阳也。二八合七共二十有三,少阴也。二七合八二十有二,少阳也。三七二十有一,老阴也。此即内经所云:女子七岁肾气盛,丈夫八岁肾气实,阴阳互用之理也。字为阴,贝为阳,亦内经所云:腹为阴,背为阳也。易以数谋,钱三所生之数,不过有四,太少阴阳俱,故同于蓍草也。”
小子问:“何以知字为腹,贝为背?”
紫极曰:“钱之字,若视人之面,知大小,故字为腹也。”
小子问:“少阴少阳之数多,老阴老阳之数少,其可为乎?”
紫极曰:“此若以概率而言,少阴少阳之总数,为三分有二。老阴老阳之总数,为三分有一,少阴少阳静,老阴老阳动,动则可变,阴阳乃互,三分有一之变二,故亦三分有二也。太少阴阳实相同也,”
小子问曰:“何以可知过去未来事?”
紫极曰:“此乃以信息论而知之。信息之论,有五行之径,由信源至信体,有编码、发射、传媒、接收、解码之序。此亦如是。过去未来事,人之不知也,为信源。八卦之数,编码也。信息感应人脑,发射也。人脑感应信息,接收也。中之过程,传媒也。由数而解得象,解码也。所得之果,信体也。由易中信息论,亦与之同。象-数-理-数-象。”
小子问:“缘何有准?有不确?”
紫极曰:“此量级也。信源之编码,乃与此人修为之系甚大。故有事凶卦示之以吉,此天绝也。感应信息,当心诚也。量级纯一,不受干扰者,准确也。之干系尤大者,解卦之人也。在乎耳、目、心三要,若卦示之以反,而实非反也。宇宙平衡,必有他象同现,若以他象同参,无有不准者。故火珠林有言:易道遂心,出于混元,大道遂性,出于神仙。”
小子曰:吾观《阴符经》曰:性有巧拙,可以伏藏。九窍之邪,在乎三要,可以动静。又曰:天之至公,用之至私。又曰:自然之道静,故天地万物生。天地之道浸,故阴阳胜。阴阳相推,而变化顺矣!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。古之圣人不余欺也!“
紫极曰:“然”
- 《易医玄经》(三二)不二法门
- 《易医玄经》(三一)般若心经
- 《易医玄经》(三十)子午流注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九)左右阴阳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八)时病论治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七)远公论黄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六)正反生克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五)六经辩疑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四)五行别派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三)三焦命门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二)阴阳水火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一)实证脉学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十)崇证论治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九)因果轮回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八)大千世界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七)皇极经世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六)断易偏论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五)人体河洛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四)难经别脉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三)脉决八法九宫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二)女子月汛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一)针法补泻
- 《易医玄经》(十)药性八卦
- 《易医玄经》(九)论南北政
- 《易医玄经》(八)阴阳升降
- 《易医玄经》(七)论肝八卦
- 《易医玄经》(六)易医玄门
- 《易医玄经》(五)小子问禅
- 《易医玄经》(四)医道同于仙道
- 《易医玄经》(三)紫极受训
- 《易医玄经》(二)八卦口针
- 《易医玄经》(一)异人授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