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图讲座 第26讲 明代的易图——朱升的《周易旁注前图》
第26讲 明代的易图——朱升的《周易旁注前图》
朱升,字允升,休宁人。元至正乙酉(1345年)举于乡,授池州路学正,秩满归里。丁酉(1357年)朱元璋乓至徽州,以升从军。吴元年,拜侍讲学士,洪武中官至翰林学士。所著《周易旁注》二卷、卦传十卷、前图二卷。
《周易旁注前图》有“前图上”一卷、“前图下”一卷。朱升“周易旁注前图序”曰:“愚自中年以经授徒,教子每于本文之旁着字,以明其意义。其有不相连属者,则益之于两字之间,苟义有不明不尽者,则又益之于本行之外。学者读本文而览旁注,不见其意义之不足也。惟《易》旁注,则有前图者,易之为《易》,其本也图象而已。文王、周公、孔子之书,实为图象之注脚,故明此经者,不得不求其本也。河出图,洛出书,天不爱道,泄诸象数,一可也,二何居?作《河图洛书合一图》第一。圣人之则之也,八卦成列,又因而重之,其传于今也,各有横图、圆图,而六十四卦圆图中又有方图,则亦悉矣,帝出乎震,成乎艮,其方位之象,又何为哉?作《先天后天合一图》第二。先天后天,其始其终,既各有序矣,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,首坤、首艮,今不能知,而《周易》首乾坤终既未济,分上下,其间卦序乃复如彼,作《周易序卦图》第三。卦变也、卦主也、互体也、卦数也、卦位也、纳甲也之六者,时杂见干经传,必各著其全,使人可通考焉可也,作《六图》第四。淳安夏氏有读易十字枢,愚平日窃窥于易得三大义,二者经传训释之机要也,则以附六图之后。圣人处虑忧患之道,自履至巽,其传古,其指深,卦之名义,殆未足以尽之也,作三陈九卦图第五。揲蓍以求卦,因变而用爻,比义从长,宜勿拘一说,作《蓍卦变占图说》第六。夫子言蓍卦之德,曰圆曰方,固非直曰七奇八偶而已,作《蓍七卦八图》第七。邵子天根月窟之吟,非为今易安注脚也,豫章萧氏周易卦序之学,区别于三画、六画之原,而象意昭融,玩味乎正变始终之故,而教道明著,前纂为图,今录其全文于后,而系以邵子之诗,履运处身同一揆也,作《三十六宫图说》第八。八图为之前,而后《周易旁注》可得而读矣。”朱氏所谓自作八图,“前图上”有七,“前图下”于“萧氏读易考原全书”之后有一。其中第四图称“六图”者,包括《卦变图》(采自朱熹《周易本义》)、《卦主图》(与王申子《大易缉说》“成卦之主“大同小异)、《互体图》(采自吴澄《易纂言外翼》)、《卦数图》(采自吴澄《易纂言外翼》)、《卦位图》、《纳甲图》。此外,所列《河图》、《洛书》及大段图说均采自《易纂言》。《始画八卦图》、《重为六十四卦图》为即《周易本义》大小二横图衍出之图,《先天八卦方位图》即朱熹《伏熹八卦方位》图,《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》即邵雍《先天图》,《后天八卦方位图》即朱熹《文王八卦方位》图。
朱升所列之图与演变而出之图,多是本朱熹《周易本义》和吴澄《易纂言外翼》(其中《互卦图》及图说出于《易纂言外翼》,今吴澄书中已缺)。后来方以智、胡煦等均引所谓“朱升七图”(实为其《河图洛书合--图》中之“一至十数环列”、“交午取用”、“五位内外相合为河图”、“平衡取用”、“八宫交午相对为洛书”五图及《六图》中之“卦数图”一图)。朱升所引吴澄《卦数图》之图说:“此以一数析为四分,十数凡四十分,均为八卦,每卦占五分。乾统三男,占五阳数于左;三女从坤占五阴数于右。阳数中于五,阴数中于六,故在上,阳数究于九,阴数究于十,故在下。一附九合十数于左下,四附六合十数于右上,三与七合十数而左升,二与八合十数而右降,莫非自然。若以乾占天五正位于上,坤占地十正位于下,则雷风以气附天,山泽以形附地,水火以质居天地之间,又父上母下,三男三女各顺长少之序,列于左右,法象尤著。”此一段图说可补今见《易纂言外翼》之不足。要补吴澄书之缺,则必参考朱升此书。
朱升所谓夏氏“读易十字枢”为中、偏、正、反、应、敌、比、远、乘、承十字,所谓“读易三大义“为贞、悔、元之义。朱升将元萧汉中所著《读易考原》“录其全文于后”,使得是书得以流传至今(《四库全书》本《读易考原》即从朱升书中录出)。
《周易旁注前图》书后则为朱升所作“三十六宫图说第八”之图与说。(今见《四库全书》本《读易考原》将此图与说当作萧汉中书中内容录入,非是。)其图用“先天八卦方位图”,中标一“身”字乾巽之间为“月窟”,坤震之间为“天根”,以卦画数为宫数(乾三宫、兑四宫、离四宫、震五宫、巽四宫、坎五宫、艮五宫、坤六宫,合三十六宫),又将邵雍《先天吟》“天根用窟闲往来”之诗录于图上。图说之末曰:“此邵子胸中之全易,而凡学易者所当以为己易者也。昔人此诗‘遇’字、‘逢’字玩之未审,设以六十四卦图复、姤二卦言之,或又有偏泥于内丹说者,是以本旨不彻,故愚详之,以附于《易旁注前图》之后云”。此足已证明《三十六宫图说》为朱升之图与说。
朱升的《周易旁注前图》除所谓“平日窃窥于易,得三大义”说“贞”、“悔”、“元”三字之义不足二百字之外,多是引他人之图之说演绎之而成书。其自谓有所得者,几乎全在“河洛学”方面,如将十数环列成图,以一六、二七、三八、四九、五十为对(所谓“交午取用”)布成十数“河图”,又四六、三七、二八为对(所谓“平衡取用”)与中五合布成“洛书”。此则被后来说“河图”、“洛书”者所看重,可谓朱升之“发明”。然而,“河出图,洛出书”乃“圣人以此神道设教”,古无实事,又黑白点数之图书皆为后人穿凿附会,今天看来实无补于易学。
朱升《周易旁注前图》今被收入《续修四库全书》。《四库全书》本《易纂言外翼》所缺之图可从《周易旁注前图》中看到;《四库全书》本《读易考原》是从《周易旁注前图》中录出。所以,此书为明初易图书学的一部重要著作,为研究元、明时期易图书学所必读之书。
- 易图讲座 第66讲 结束语
- 易图讲座 第65讲 清代学者对易图的反对意见——张惠言的意见
- 易图讲座 第64讲 清代学者对易图的反对意见——胡渭的反对意见
- 易图讲座 第63讲 清代学者对易图的反对意见—黄宗炎的反对意见
- 易图讲座 第62讲 清代学者对易图的反对意见——黄宗羲的反对意见
- 易图讲座 第61讲 清代学者对易图的反对意见——王夫之的反对意见
- 易图讲座 第60讲 清代其它易学著作中的易图
- 易图讲座 第59讲 清代其它易学著作中的易图
- 易图讲座 第58讲 清代的易图——吴翊寅的《周易消息升降爻例》
- 易图讲座 第57讲 清代的易图——沈映钤的《易卦变图说》
- 易图讲座 第56讲 清代的易图——冯道立的《周易三极图贯》
- 易图讲座 第55讲 清代的易图——胡祥麟的《虞氏易消息图说》
- 易图讲座 第54讲 清代的易图——胡秉虔的《卦本图考》
- 易图讲座 第53讲 清代的易图——焦循的《易图略》
- 易图讲座 第52讲 清代的易图——辛绍业的《易图存是》
- 易图讲座 第51讲 清代的易图——崔述的《易卦图说》
- 易图讲座 第50讲 清代的易图——梁锡玙的《易学启蒙补》
- 易图讲座 第49讲 清代的易图——江永的《河洛精蕴》
- 易图讲座 第48讲 清代的易图——赵继序的《周易图书质疑》
- 易图讲座 第47讲 清代的易图:杨方达的《易学图说会通》和《易学图说续闻》
- 易图讲座 第46讲 清代的易图——德沛的《易图解》
- 易图讲座 第45讲 清代的易图:李光地《启蒙附论》和《序卦杂卦明义》中的易图
- 易图讲座 第44讲 清代的易图——张伯行《周子全书》中的《周子太极图》
- 易图讲座 第43讲 清代的易图——毛奇龄《推易始末》中的卦变图
- 易图讲座 第42讲 清代的易图——胡世安《大易则通》中的易图
- 易图讲座 第41讲 清代易图学概述
- 易图讲座 第40讲 明代其他著作中的的易图
- 易图讲座 第39讲 明代其他易学著作中的的易图
- 易图讲座 第38讲 明代的易图:来集之的《易图亲见》
- 易图讲座 第37讲 明代的易图:董守谕的《卦变考略》
- 易图讲座 第36讲 明代的易图:方以智的《图像几表》
- 易图讲座 第35讲 明代的易图:倪元璐《儿易外仪》诸图
- 易图讲座 第34讲 明代的易图:黄道周的《易象正》诸图
- 易图讲座 第33讲 明代的易图:来知德的《易经集注》杂说诸图
- 易图讲座 第32讲 明代的易图:钱一本的《像抄》
- 易图讲座 第31讲 明代的易图——田艺衡的《易图》
- 易图讲座 第30讲 明代的易图——章潢的《图书编》
- 易图讲座 第29讲 明代的易图——季本的《易学四同别录》
- 易图讲座 第28讲 明代的易图——韩邦奇的《易学启蒙意见》
- 易图讲座 第27讲 明代的易图——刘定之的《易经图释》
- 易图讲座 第26讲 明代的易图——朱升的《周易旁注前图》
- 易图讲座 第25讲 明代的易图——曹端的《太极图说述解》
- 易图讲座 第24讲 元代的易图——《天地自然河图》
- 易图讲座 第23讲 元代的易图——陈应润的《易有太极图》
- 易图讲座 第22讲 元代的易图——李简的《先天则河图》
- 易图讲座 第21讲 元代的易图——王申子释《周子太极图》之图
- 易图讲座 第20讲 元代的易图——俞琰的《先天图》
- 易图讲座 第19讲 元代的易图——雷思齐的《河图》
- 易图讲座 第18讲 元代的易图——胡一桂的《文王十二月卦气图》
- 易图讲座 第17讲 元代的易图——吴澄的“河图”与“洛书”
- 易图讲座 第16讲 宋代易图与“宋明理学”
- 易图讲座 第15讲 宋代的易图——朱熹黑白块二横图之謬及对后世的影响
- 易图讲座 第14讲 宋代的易图——朱熹的黑白块横图
- 易图讲座 第13讲 宋代的易图——朱熹改造的《周子太极图》
- 易图讲座 第12讲 宋代的易图——朱熹的《河图》、《洛书》
- 易图讲座 第11讲 宋代的易图:杨甲的《六经图·大易象数钩深图》
- 易图讲座 第10讲 宋代的易图:周敦实的太极图
- 易图讲座 第09讲 宋代的易图:邵雍的《先天图》
- 易图讲座 第08讲 宋代的易图:《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》
- 易图讲座 第07讲 宋代的易图:《易数钩隐图》
- 易图讲座 第06讲 宋代的易图:从《道藏·周易图》中的两幅图说起
- 易图讲座 第05讲 京房的“八宫卦次图”
- 易图讲座 第04讲 汉代的“九宫算”图与“五行生成数”图
- 易图讲座 第03讲 汉代“十二月卦图”及其演变
- 易图讲座 第02讲 汉代的卦气易图
- 易图讲座 第01讲 易经和易传本图